跟朋友分享‘想生活。享生活’一文,朋友問是‘欣賞’的‘賞’ 嗎?廣東話的‘賞’跟‘想’是一樣的,我連忙更正,是‘想’,‘ 思想’的‘想’。
回 頭再想,又覺得很多人‘想生活’因為‘賞生活’;‘賞’ 是觀賞的賞, 因為觀賞別人的生活有了比較後就開始想自己的生活的質量。‘賞’ ,我們用眼睛賞, 看到的總是別人的好處然後放射到自己現在的生活上, 認為自己有所不足,所以就開始‘想’自己可以如何改善情況, 希望把欣賞到別人的生活優點付諸在自己身上。
有人會看到別人有車有樓,於是不斷想:‘我為何不可以擁有?’, 然後在不斷想著改善這個生活所需;有人看到別人伴侶的好、 孩子的乖,於是不斷想:‘我的也一定要這樣子, 要讓伴侶孩子成為自己要求的一類人。’, 於是不斷的想著讓家人適應自己。其實,我們無論如何‘賞’ 也只是‘賞’到人的一部分,看不到他們苦心經營讓人‘欣賞’ 的心思,所以,如其在賞別人,倒不如‘倒賞’自己擁有的?
社 交網絡上,天天有人有人分享自己生活, 然後天天有人觀賞他們的生活, 加速了那個賞生活造成自己想生活的壓力。不是嗎? 你看多少人把自己去過的餐廳、吃過的菜式貼上去讓人賞,讓人想, ‘自己不到過這餐廳,就不夠好’,或‘ 我也要貼一些能讓人贊的事情來’。 也有很多人把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分享,同樣的, 或許加速一些夫妻的磨擦:‘你看,人家也在這裏讀書’或‘你看, 人家的孩子也會學這些那些’之類。 於是,‘賞’後就‘想’,跟風的到什麽餐廳、 做了什麽等也貼上社交網上,企圖被賞; 你看現在有多少人吃一頓飯要多次舉起自己的相機把所吃所享分享, 只是過程究竟是真的享或只是渴望被賞就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了 。
懂得‘賞’人是件好事,但是最重要是先懂得‘賞’自己。唯有‘ 自賞’才能‘自享’,也無畏想別人如何賞你了!
唐弘智博士
註冊輔導心理學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