雨聲

坐在客廳裏,打開窗戶,雨水用滴滴答答的聲音提醒我它們的存在。

雨有聲音的嗎?或是因為它們掉到地下、樹葉上的摩擦聲所發出?不過想著有時候可以從來‘沙沙’聲中聽出是大雨或小雨的;又或許雨碰撞著空氣也會產生聲音,所以能分辨出密集及小的來;總之此刻雨聲夾窗戶吹進的微風,感覺還是很爽。

愛雨聲嗎?坐在安全舒適的客廳聽著雨聲其實還是挺舒暢的。雨可以是煩厭,因為代表不能在街上自由走動,身體會給弄濕,代表不好攔車,代表天灰灰的,所以下雨天都是給人名為‘不好天’來;只是雨沒有罪的哦。人要有水,雨下來洗滌大地,為大地提供水分,帶動生機,其實一點也沒有‘不好’。有得就有失,雨水下來時影響都市人玩樂作息之時,其實卻是為大地作出奉獻來。

雨影響心情嗎?為什麽總是說雨天就是‘不好天’,雨天就打亂心情?其實雨水與雨聲未必是負面的訊息,那雨聲可能下來為你打氣:‘加油,別灰心’、‘努力,別讓負面情緒影響’;甚至簡單如:‘別想太多不切實際的了,好好聽我們為你們打樂就是!’。

戀人們卻可能喜歡雨水雨聲;幻想兩人共用一把小傘子,雨水當個紅娘為他們牽個紅線;兩口子在一所咖啡店,看著外面帶點淒美的雨天,可能是分外浪漫著。

其實雨天晴天也是都是一天來;決定開心、失落、浪漫、討厭心情是從心出發的。正面思考,無論天崩地裂,也會過得安逸舒暢的哦。
雨還是一直下,雨聲繼續滴滴答答,還夾入一些外面的工程聲以及小鳥聲音。。。。萬物的確可以並存的。

唐弘智博士

註冊輔導心理學家

你現在的心情是輕或是重?你能描述出來嗎?每個人也有失落、感到壓力、或是遇到一些挫折、與愛人爭吵等等的不愉快時候,‘重’就是用來形容那刻的心情。另一邊廂,有時候做了運動、看到家庭溫暖、與朋友聊過天、考試過了甚至是喝過一點酒等,心情則會是輕了。

輕重,在一種體重的範疇是可以衡量的;輕重,在對事情、對事物甚至對身邊人物角色上,則是重要或不重要的意思;但是輕重在一種個人心態上,盡管是看不到觸不到,但是絕對是可以‘感覺’到的。

人因為感覺重,所以容易產生焦慮或壓力;比如,對於事業,怕辦不到、怕趕不上限期完成、怕應付不來,所以感到壓力,心情很‘重’;面對經濟,怕工作給辭退、怕老板不重視、 或是怕股票投資波動,步步為營,心情也會‘重’起來;面對家庭,怕伴侶不忠、怕孩子不能升學、甚至怕家裏傭人不夠好等,又會加重心裏負擔,心情又會重;面對社會,怕受人排斥、怕給人家看不起、怕給身邊人出賣等生活的方方面面沖擊,同樣會感到壓抑,感受到那‘重’的感覺來。

因為太重視某些事情,致使人心情也重,看得‘重’,感覺就會‘重’;但又有否試過,在公司感到工作壓力的重時,但回到家裏看到可愛的孩子甚至心愛的伴侶,又頓時感到輕松一點;但又可以是,看到孩子,擔心他們功課追不上、考不進心儀學校或擔心其身體等,又會覺得重,回到公司面對工作及同事反而可以輕松一下?其實很多時候人與事情沒有改變的,變的只是自己如何感受而已;同一件事情,你可以覺得重也可以覺得輕,甚至你可以不覺得那是一件事情來,心的輕重就自然會有所不同了。

有趣的是,看事情輕了並不代表不把事情看得重,反而是種得心應手的心態來。

唐弘智博士

註冊輔導心理學家

賞生活 想生活

跟朋友分享‘想生活。享生活’一文,朋友問是‘欣賞’的‘賞’ 嗎?廣東話的‘賞’跟‘想’是一樣的,我連忙更正,是‘想’,‘ 思想’的‘想’。
 
回 頭再想,又覺得很多人‘想生活’因為‘賞生活’;‘賞’ 是觀賞的賞, 因為觀賞別人的生活有了比較後就開始想自己的生活的質量。‘賞’ ,我們用眼睛賞, 看到的總是別人的好處然後放射到自己現在的生活上, 認為自己有所不足,所以就開始‘想’自己可以如何改善情況, 希望把欣賞到別人的生活優點付諸在自己身上。
 
有人會看到別人有車有樓,於是不斷想:‘我為何不可以擁有?’, 然後在不斷想著改善這個生活所需;有人看到別人伴侶的好、 孩子的乖,於是不斷想:‘我的也一定要這樣子, 要讓伴侶孩子成為自己要求的一類人。’, 於是不斷的想著讓家人適應自己。其實,我們無論如何‘賞’ 也只是‘賞’到人的一部分,看不到他們苦心經營讓人‘欣賞’ 的心思,所以,如其在賞別人,倒不如‘倒賞’自己擁有的?
 
社 交網絡上,天天有人有人分享自己生活, 然後天天有人觀賞他們的生活, 加速了那個賞生活造成自己想生活的壓力。不是嗎? 你看多少人把自己去過的餐廳、吃過的菜式貼上去讓人賞,讓人想, ‘自己不到過這餐廳,就不夠好’,或‘ 我也要貼一些能讓人贊的事情來’。 也有很多人把孩子成長的點點滴滴分享,同樣的, 或許加速一些夫妻的磨擦:‘你看,人家也在這裏讀書’或‘你看, 人家的孩子也會學這些那些’之類。 於是,‘賞’後就‘想’,跟風的到什麽餐廳、 做了什麽等也貼上社交網上,企圖被賞; 你看現在有多少人吃一頓飯要多次舉起自己的相機把所吃所享分享, 只是過程究竟是真的享或只是渴望被賞就只有當事人才知道了 。
 
懂得‘賞’人是件好事,但是最重要是先懂得‘賞’自己。唯有‘ 自賞’才能‘自享’,也無畏想別人如何賞你了!

唐弘智博士

註冊輔導心理學家

讓心慢下來

都市人生活但求速度,但求效率,他們會認為只要夠忙,就代表充實,就是存在價值。矛盾的是,也知道很多人可以不忙的,比如已經退休,孩子已經成長,生意已經上了軌道、財富已經擁有,工作平穩、生活穩定;只是他們也不懂得‘不忙’,因為他們習慣了,所以盡管身可以不忙,‘心’依然很忙! 

心很忙,試過吧!?工作時候想著孩子伴侶,家庭瑣事;在家時候想著還有很多公事沒有完成;做飯時候想著那裏打折購物;看電視時又想著如何可以投資賺更多的錢,就是真的空閑的一刻,腦子就是堆出來更多不切實際的:‘現在夠不夠好’、‘家人伴侶問題’、‘孩子學業問題’、‘自己的身體變化問題’之類,一旦能停下來了,也忙著上網在社交網絡現身 。凡人如我們,身體動時腦子不停,就是身體不動時腦子也不想停,為的是感受自己的存在,自己的價值?!

說人的‘心’想東西之時,其實應該是‘腦子’在工作。我們這個腦子從出生時已經陪伴著成長的,腦子讓我們有思考、有判斷甚至能動能講能分析能看見能產生好壞的念頭,但是造物者沒有指引說腦子不能偷偷懶的,沒有說偷偷懶就代表沒有存在價值。不同宗教有不同安心的處理,包括冥想、祈禱、甚至是如瑜伽、打高爾夫球等健康時尚運動,也是以‘安心’為主題的,就是希望人能找到一個安心(安腦)的機會來,也訓練人,心安才能發揮水準出來。

最近,身邊很多不安心的人,腦子很多雜念很多雜質,甚至間接的轉介給自己,讓自己心煩。我想勸勸他們‘嘗試慢下腦子來’,用心(腦)感受身邊的:呼吸空氣、聆聽萬物聲音(比如秋天的風聲)、品嘗淡淡的水味、看著變化的天空,然後讓腦子脫離觸不到的生活念頭(生活煩惱),享著觸得到的世界。。。靜下來,其實一切可以很美好!

唐弘智博士

註冊輔導心理學家

愛是真的永恆

當你為伴侶唱著‘愛是永恆當所愛是你’之時,你有否想過這個‘永恆’的真正意義?結婚指環、溫馨愛巢、結婚照、豪華酒席是否就能印證你與伴侶‘永恆的愛’?現今很多情侶都奢望一場浪漫的婚禮,仿佛‘婚姻’這個愛的承諾要先建基在物質上,卻忽略婚姻真正的長久快樂,應該是把這個原來只是1加1的愛以N次方的方程式恆久傳達!
 
其實,今天你們這些70、80年代能在健康快樂、豐衣足食中成長,並走向人生的新階段,是建基在上一代對你們的栽培與關愛、苦心經營下為你們創造快樂的成長環境。因此,希望新人們忙於拍結婚照之時、忙於建築愛巢之時、忙著依偎在物質或個人享樂的價值觀之時,也要為這個婚約未來做好心理準備,打造幸福婚姻還包括願意培育下一代幸福,為下一代灌輸正思正念,把上一代給予你們的快樂相傳下去,才是你與愛侶永恆相處的真正意義。
 
我寄予新人們,當物質的婚禮給你們短暫的快樂之時,當唱過‘有着我便有着你’之時,請記著真正長久的快樂就是把愛永恆的代代傳相,把‘有你有我’才有的下一代培育下去,這樣的快樂才是永恆,才是最佳的意義。唯有明白這個永恆的愛的道理,你與愛侶戀愛的快樂定必能以N次方程式宣揚下去,為社會持續的和諧安康出一份力!

唐弘智博士

註冊輔導心理學家

建築給自己的開心

報紙裏,又提供了一年一度的什麽開心指數調查,包括那個區域的開心指數高一些;那種性別、住戶型的人口開心一點之類。一年前,我已經對當時的開心指數寫過評論了,當時大概是說‘有錢的未必開心’,開心與否要看個人的價值觀來。

事隔一年,觀點依舊,不過倒是覺得在社會裏抱怨的人多了,感恩的人少了;特別感覺到人民高興不高興的兩極化,因為貧富非常懸殊;倒是出來結果是香港開心指數原來有所提升;這樣子的結果,我信 —— 因為我想信,希望更多開心人就是。

我認為,每一個人都擁有點開心元素、一點不開心的元素,只是看是那魔鬼或那天使的力量比較強來。調查以‘開心’來問,估計是有點籠統的,因為真的要看當時的天使或魔鬼在作崇。開心與否,我覺得只要那個開心不是建築在別人的痛苦身上就是;這些調查有時候反而顯得出來一種‘故意的調撥,故意的階級區分’;到頭來最不希望就是那些仇富的人說:‘南區開心指數不夠高,抵死啦’之類的分化言論;更加不想那些私人樓的中產埋怨:‘居屋人士當然開心點來,因為他們不用像我們這樣子背著沈重的房貸’之類;你恨我,我恨你這樣子。

真正的開心,的確是自己評價的,也關乎個人的要求吧。我相信,住在南區,或比較好的區域的人,對自己要求高一點,所以才會把開心指數調得低了點,因為認為還能抓多一點開心;相反,一些普通階層的人,根本不知道最開心是什麽,所以就表示‘開心’;‘開心’與否這把尺,該是自己幫自己量度的吧。

50歲以上的女士最開心,一個不錯的結果;現在天天經過公屋、居屋林立的港鐵沿線,的確看到很多‘開心’,比如,在早上已經聽到有50歲以上的婦人打電話給家人,表示今晚會弄什麽的菜式來;有帶著孫兒等上路,不停在路上講東講西的老年夫婦;他們的眼光圈子就是吃什麽、喝什麽、家人開心我就開心的簡單要求,相對走到中環港島線,或是專門帶香港人北上的羅湖、落馬洲線,每每就是忙著處理業務,抱怨生活的牢騷人來。我又會想,那些平凡50歲以上的開心女士,開心是否因為生計已經交付伴侶或孩子,所以比較少煩惱?如此說,會不會是‘她們活得快樂,其實就是她們身邊的人活得有壓力?’,如果是這樣子,不就是‘她們的快樂建築在他們的痛苦身上嗎’?不過,人的確是個群體來,一家人裏每人擔當著一個角色來,開心與否會受到傳染的,所以只要一個人每每不開心,自然會影響身邊人的情緒;而如果有成員比較樂天,也會把樂天渲染其他人 —— 因此,無論如何,我還是希望越來越多開心50歲以上的樂天人,感染大眾就是。

唐弘智博士

註冊輔導心理學家

善待人生八段,走出困惑中年,創造美滿晚年

活在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的人生故事,但是原來每人都一樣總需經歷八個人生轉淚點:那就是經歷誕生下來,成長、步入社會。。。。經歷一段悠長的發展旅程。

人的發展,除了身體以外,還包括智力增長、人格形成、心理轉變、情緒疏導,以及和他人或社會各類組織建立互動關系。正常的人,其發展是均衡的,在心理學上認為有八個轉淚點,每一個階段都是一個歷程碑。要成功進步向下一階段,都極需要得到鼓勵、和個人的不斷努力去克服當中困難與適應其中。

八大階段發展重點

在人生不同階段,其發展‘重點’都有所不同。

第一段 —— 嬰兒期(出生到二歲):生理上完全依賴外界,要有充足的睡眠和溫飽。心理方面,需要一個安逸的環境,以產生對世界的信任感及態度。社會接觸層面是來自於是自己和母親。

第二段 ——幼兒期(三歲到四歲):肌肉骨骼開始發展,好動,喜歡觸摸搬弄物體。自我意誌和自尊心開始萌芽,喜歡自己選擇,需要學習自制。接觸層面是父母和家人。

第三段 —— 學齡前(五至六歲):神經系統開始發達,產生想像力,好奇心及求知欲一天一天在增長,喜歡模仿和試探自己能力,善惡感亦在此時。這時期孩子開始需要自我發揮的機會。接觸面伸展到親朋戚友、鄰居、幼兒園內小朋友。

第四階段 —— 學齡期(七至十二歲):兒童在前面三段時期適當發展得來的安全感、自尊心、自制力和善惡感是後期人格成長的基礎。生理上繼續穩定發展,心理上是勤奮期,自己要學習實際知識及技能,以進取成功感,產生自信心。這時期需要父母師長的適當指導,培養責任感、智能及學習群體生活、守紀律等。開始與師長及成年人交往,打開了小朋友的天地。

第五階段 —— 青春期(十三至十九歲):此時期生理發展突然加速,身體內外轉變甚為急激,連鎖發應帶動生理的變化。外表雖有成年的形象,心理上仍然因尋找自我而充滿各種困惑、迷惘的感覺。此時需要耐心的指引與疏導,排除障礙、焦慮、煩惱及衝動,以達致成功,建立自我目標。

第六段 —— 成年期(二十至四十歲):正確地找到自己的形象,邁向成熟。應該能夠與人建立親密誠摯的關系。經濟上應完全獨立,對異性產商需求以作為終身伴侶,達到成家立室的目標。責任心從對自己推廣到伴侶、自律、家庭及社會。

第七段 —— 中年期(四十至六十歲):事事應該建立好,應以擴展創新,提攜和照顧後輩為己任,盡量將才幹貢獻於人。就這種創建的收獲,使個人心理得以滿足,但如果創建受到障礙,事業失敗,創建的意誌力便會消失,甚至停滯不前。這段時期生理上又開始發生轉變,需要適應更年期帶來各方面的可能困擾。

第八段 —— 老年期(六十歲以上):步入老年,身經百戰,成功掌握人生的道路,實際上充滿自信、滿足和安忍。但身體技能逐漸衰退,精力下降,活動緩慢,甚至有疾病而帶來不便。老年期的人生意誌很重要,只要繼續努力,把自己的經驗和知識貢獻給人們定能繼續活出價值。

積極適應信心危機

人每階段也會有困惑需要適應,而人生階段以中老期最長,個中轉變要克服適應,邁步向前;其中針對中年期的,不難發現其困惑來自個人發展方面,而比較普通的情況是信心危機。女士方面,害怕中年身體機能的衰退,更矛盾恐懼容貌的改變,身材的走樣,缺乏自信及安全感。有些是默默無奈的低頭接受,有些是熱衷於尋找補救方法,比如做運動、整容等。

男士方面,比較少一點抗拒體格各方面的改變,例如禿頭、皺紋、身型改變;可能因為傳統的觀念這些改變反而是男士的‘成熟’、‘安全感’的象征。反而中年男人最大的恐懼和困惑是事業的不如意,最容易導致自信心失卻和對家庭缺乏安全感。

適應中年期,生活思想上也會有所調節。有些樂觀接受的中年人,有感人生已過一般,反而更加珍惜於配偶子女共同爭取到的成果,婚姻生活或家庭關系會更進一步;有些會是因為子女長大,甚至不同居住,家庭結構有所改變,過往的全心全意對家庭的精神投入忽然變為‘懸空’;有些在此時期會懷疑自己過去半生追求什麽呢?個人或家庭責任已經完成,是否應該把握時光追尋個人的滿足和喜好呢?因中年困惑而引起的各類思考、思想掙紮及生活調節,家庭成員適應著改變時,自然會讓婚姻關系有所改變。其實一個人要面對其人生階段變化時,其配偶不是一樣在成長變化著,所以,只要雙方互相諒解理智的適應,保持溝通,積極處理適應這個危機,雙方自然能否克服過來,學懂‘享受’這個變化中的生活。

面對變、適應變、接受變、享受變,不管對男或女,只要用抱著信心、用積極努力的態度走過人生變化道路,自然會[天有安排]得心應手。

唐弘智博士

註冊輔導心理學家

可憐的層次

‘你看我家孩子年紀那麽小就要上學,多可憐。’有人在社交網分享孩子圖片的貼文;‘看孩子他悶悶不樂的,真可憐。’有祖母對著沒精打采的孫兒如此形容;‘你看小狗他餓著想吃的樣子多可憐。’主人看著自家可愛小寵物渴吃的眼光如此說。

‘可憐’,要形容人可憐,可以很多方面的;孩子渴望吃糖果但成年人不讓他們吃,失望的樣子很可憐;寵物那哀求的聲音聽起來很可憐;甚至在賭桌上輸了一局、輸了點錢,也可以跟人家喊‘我很可憐’;還有就是股票輸錢、失戀甚至沒錢買iphone、I-pad等,一大堆的不太如意的 事情,都可以用‘可憐’來形容 。

的確以上可以用‘可憐’來形容,如果‘可憐’分了等級的話。孩子明明是在溫室中長大,因為得不到要吃的糖果、要在太早的年紀開始 上學、沒有人陪伴玩樂等,在這種溫室的角度來看,的確‘可憐’;在一些視寵物為己出的人來看,寵物得不到他們要,也算是可憐;富裕的人,贏盡一生,偶爾輸了,也是‘可憐’;人有我沒有,又是‘可憐’。。。以上就是‘豐足社會層面下所為的[可憐]論’。

非洲或很多第三國家的人沒得吃、很多窮等環境的孩子連上學的機會也沒有、很多孩子給虐待、有很多人給政治拘留、有很多無辜的人給殺、有很多人給性侵犯、很多人在生活在家庭暴力裏、心靈嚴重受傷害。。。這些遭遇也可以‘可憐’來形容,那麽,這種又是什麽的‘可憐’層面呢?

對自己,對孩子,如果不是真的‘可憐’,建議應該考慮收斂用‘可憐’這個形容詞來,否則,孩子長大後的稍微不如意就視自己為‘可憐’,這種不僅僅是錯誤的價值觀,更加對於那些吃不溫飽、沒法上學、給侵犯、給虐待等受到生命打擊但依然努力爬起來的人來說,可以說是一種不尊重來!

滿足現狀,孩子要年紀小就開始上學,跟他說:‘你看你多幸福,那麽早就可以學習’;對著寵物的哀求,可以說:‘吃得夠了,能跟我活在一起你很幸福了’;輸了錢,對自己說:‘起碼我還有,我夠幸福了’。。。‘可憐’與‘幸福’,大抵我們從懂事開始也明白其區別吧!

珍惜!

唐弘智博士

註冊輔導心理學家